萧山的新街,正在成为青年的“新家”。如同“dna”的两条染色体紧密交织,新街与青年的双向奔赴、同频共振,推动着双方的螺旋上升。
3月21日,萧山区在首届青年发展大会上提出了“萧山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萧山更有为”的城市愿景,并发布了“十大政策”,推动资源向青年倾斜。
站在新节点,新街又该如何向“新”而“升”?走进这座与青年共舞的活力之城,答案逐渐清晰——这里既有新兴产业的智能引擎,更藏着青年共创的共生密码。
以产业换挡,重构城市青年dna
相较于传统业态,“年轻化”的产业更吸引青年。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当下青年间的热门话题。《2024新能源汽车消费观察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受青年群体关注显著,潜在消费者更趋年轻化。
新街敏锐把握了未来趋势:左手腾退低效产能,右手布局未来产业。海塘路657号的新能源汽车交付中心,正是重构城市青年dna的驱动核心之一。这个由旧厂房改造的2万平方米空间,计划引进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为青年就业、生活再拓空间。
这不是新街与杭州洵美的第一次合作。2023年,新街与杭州洵美联合打造了洵美汽车广场,引进广汽、零跑、哪吒、东风、奇瑞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全年实现社零3.7亿元。“预计今年社零将与去年持平。”杭州洵美副总经理汤轶介绍说,“有新街和年轻力量,我们很有信心。我们的团队都是年轻人,像招商团队的成员,基本都在35周岁以下。”
和洵美一样信任新街的,还有浙江普光窗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弘阳。作为一位“创二代”,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了新街的营商环境,毅然返乡创办了普光窗饰。他说:“去年我们产值提高13%,出口额提高18%,这离不开新街孜孜不倦的助企纾困和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
当新街的未来越来越被青年看好,新街的产业底盘已悄然升级:年初,麦华智能家居、盛东综合体等6个招引项目,新街科创园、萧东机电园等8个园区运营项目,以及8个“小升规”企业签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灵活续航。
以生态共融,赋能青年友好城市
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引擎的同时,新街还重视青年人才招引,以驱动产业技术跃迁,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萧山的“政策十条”与新街的“丰巢2025”,像人工智能助手般精准响应需求。新街将对满足条件的 a-e 类人才,按照 a 类人才 10万元/人、b-c类人才5 万元/人、d 类人才3万元/人、e类人才1.8万元人的标准给予个人一次性生活激励,并对招引青年人才较多的企业给予奖励。
杭州旗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靳兴来是浙江大学博士、博士后,萧山区首届“青峻工程师”称号获得者,d类人才。在被新街招引落户后,他感受到了全方位的关心:作为一个“5213”项目,杭州旗晟不仅研究团队中的青年人才获得了政策奖励,还得到了新街在项目启动、厂房租赁等方面近百万元的支持。
以移动平台机器人技术为核心,杭州旗晟正站在时代的风口。企业致力于提高巡检机器人的智能化和性能,自主研发的ai算法和巡检运维管理平台更是业内首个可适配多种机器人类型的一体化平台。
同样是青年,浙江众骏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龙球也选择了新街。项目去年年中落户新街,如今已投产,正计划升规。据新街街道经发办工作人员邱伟光介绍,该项目通过“空间新选”引进,预计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新街也将对企业和园区按照政策给予相应补贴。
从“青年共创”的角度出发,新街正用“青年友好”赋能城市发展。走进新宜社区邻里中心,“二胎妈妈”王莉的比萨店飘着芝士香气,社区提供的免租政策和设备支持,让创业梦想踏实落地;盛东top篮球公园的“村ba”赛事热火朝天;“长山学堂”的专业提升培训夜灯常亮。
谱写繁花篇章、照亮城市梦想,新街的“共生密码”同样在城市中生长。“行走长山”——博主们用镜头记录“醉美新街”;“有事找社区”——青年社工靠前为市民、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新声有礼”——青年宣讲员普及政策讲好新街故事……这种自发参与形成的“能量闭环”,将青年动能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持久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