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湖县生态环境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太湖生动实践,让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齐力迸发。
生态文明建设一张蓝图,美丽太湖展新篇。太湖县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高位推动,加强生态分区管控,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结果为“基本稳定”,获2023年度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8330万元。牛镇镇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示范镇,小池镇白沙村、新华村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推进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三全”(全区域、全网格、全类群)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已完成春、夏、秋季的工作。初步分析,太湖分布生物187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动物15种。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持续发力,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和中小学教学计划,大力开展“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等宣传、纪念活动;通过中央、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刊(播)发各类视频、图文、融媒稿件等90余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12次,新闻发布会2次,向广大群众公告环境信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定期公开发布水资源情况,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知率、满意度达90%以上。
生态修复治理久久为功,美丽太湖展新颜。今年,县委县政府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开展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加速推进美丽太湖建设。紧紧围绕抓紧补齐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9615万元,实施太湖县牛镇花亭湖流域生态治理、长河干流上游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治理中小河流3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0平方公里,修复花亭湖湿地植被260.6公顷,拆除泊湖违规养殖1700余亩,完成39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5个村农村环境整治和13处黑臭水体整治,全力守护好水清、岸绿、景美的优质生态。紧扣“漫生活、森呼吸”的主题,强有力推进“创森”工作,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7个,省级森林城镇13个、省级森林村庄66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成大塘、花冲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新增19个和美乡村省市中心村,连续两年获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在2023年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中获得“好”等次。深化突出问题整治,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7年以来,太湖县“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共423件,已完成验收销号392件,剩余31件,按时序推进整改。今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件交办问题10个,正在有序推进整改。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9%,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探索“两山”价值转化路径,实现“绿”“富”共赢。太湖县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坚持打通“两山”价值转换路径,在实践创新中走出独具优势与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径。“生态+农业”多维度提效,全力打响太湖六白猪、太湖鳙鱼、大别山小黄牛、小黄花鸡、天华谷尖、二祖禅茶等名优特产品牌,全县畜禽养殖场检查监管实现全覆盖,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入选国家十大县级典型案例。全年畜牧业产值27.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97.8亿元。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利用林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开展林权抵押贷款2笔2800万元,抵押面积1244.54亩。发放林业碳票与交易,在寺前环山林场开展碳储量监测,项目已通过评审并制发本县首张碳票。“生态+工业”深层次推进,功能膜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榜单,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37.14%。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工业投资增长50.24%,技改投资增长28.31%,科技创新指数增长38.4%,全县产业结构持续变轻变绿。“生态+旅游”全产业融合,依托五千年文博园和花亭湖旅游区良好的人文和优越的生态禀赋,深度挖掘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等地方文旅元素,高品质打造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休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会奖、文化服务六大产业,做好“旅游+文化、民宿、康养、体育”文章。接待游客59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