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动态 - 中共三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

中共三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

来源:www.sanya.gov.cn 时间:2024-09-18 10:30:10 查阅:121

中共三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年9月14日(星期六)上午08:00

实录内容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红伟: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三亚市委新闻发布会。

明确任务书,干出高质量。昨天下午,中共三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三亚市委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关于落实〈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的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和全会决议,明确了三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书、路线图,为三亚加快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海南自贸港科创高地、当好自贸港建设标杆和转型发展示范指明了方向。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全会的相关情况,经市委批准,今天上午,我们以市委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邀请

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深改办主任黄兴武先生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兴先生

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黎觉行先生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谷广烨先生

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林海先生

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深改办主任黄兴武先生介绍全会有关情况。

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深改办主任黄兴武: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中共三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的有关情况。

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于9月13日举行。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同志就《中共三亚市委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并作总结讲话。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三亚市委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落实〈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的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以下简称《任务分工》)、《2023年度市委常委会抓党建工作情况报告》、《2023年度市管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报告》和全会决议。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共识、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大会。

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决定》和《任务分工》,市委作出这样的安排部署,是经过仔细斟酌、反复考量确定的。一方面,通过《任务分工》明确全市各级各部门落实省委《实施意见》的责任事项,压紧压实责任,抓好落地落实,推动三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决定》明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三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具有三亚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亚新篇章。

这里重点介绍《决定》有关情况。《决定》的起草工作,是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展开的。今年4月,市委提前谋划部署,对研究起草《决定》作出安排,成立文件起草组,开展文件起草工作。文件起草组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开展了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调研座谈,同时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召开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代表以及专家代表的意见;先后三轮征求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市委委员意见,充分听取各方面建议。可以说,《决定》是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的重要成果,是在市委领导下全市上下集体智慧的结晶。

《决定》全文6500余字,共8个部分,分为四大板块。第一部分为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三亚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二至第六部分为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围绕“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等五个方面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七部分为第三板块,主要部署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良好生态。第八部分为第四板块,主要部署加强党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面领导。内容条目通篇排序,开列29条。

《决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首站就是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其次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对实现南繁种业、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等提出明确要求。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显著特征、发展路径和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战略部署。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谋划推进和贯彻落实,努力为国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出三亚贡献。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部署要求。省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健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着重强调要“健全发展‘五个图强’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省委书记冯飞多次指出,要发挥“三度一色”(温度、深度、纬度和绿色)资源禀赋优势和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优势,坚持“五向图强”,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从现实条件看,三亚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比如南繁种业、深海科技两个未来产业方面,三亚具有独特优势;空天产业方面,三亚在遥感信息领域有一定基础;生态环境一直都是三亚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数字经济规模大、增速快,是三亚经济发展战略制胜的必争高地。特别是三亚已聚集了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三亚海洋实验室以及相关科研院所与高校等“南繁”、“深海”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力量,三亚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为海南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贡献三亚力量。

三是紧密结合三亚实际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决定》进一步明晰三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和重点,聚焦“五个图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具有三亚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提出一批具有三亚特色、能做出三亚亮点的发展举措。比如,在“向种图强”方面,提出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水平建设“南繁硅谷”;在“向海图强”方面,提出打造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海洋运动产品、海洋旅游业态策源地;在“向天图强”方面,提出探索建设重点面向东南亚的遥感信息服务中心,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城市;在“向绿图强”方面,提出积极发展新能源、“康养+”业态、生命健康产业、会展业、“旅游+文化+体育”业态、影视产业、绿色金融等绿色经济产业;在“向数图强”方面,提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数字直播、数字游戏、数字文创、数字文娱、数字商务、“数字大健康”、智慧旅游、“旅游+研发”业态,等等。

全会召开期间,与会同志围绕《决定》进行了热烈讨论,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认为,《决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务实可行,明确了三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具有三亚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三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和“目标值”,吹响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嘹亮号角,必将有力推动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亚新篇章,为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副部?、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红伟:

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新华社记者:请问市委全会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的实施意见》进行任务分工是出于什么考虑?有什么特色亮点?

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深改办主任黄兴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了更好地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我们三亚主动作为、联动协作、同题共答,通过任务分工的方式将《实施意见》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分解为46大项218小项工作任务,并逐一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市领导,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一是系统考虑、落实责任。《实施意见》共提出建立健全90多项制度,改革完善190多项体制机制,制定出台30多部规章及政策文件,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分门别类作好梳理,属中央和省级事权的改革任务,我们不“抢跑”,紧听“号令”,抓好落实;属地方改革事权的,我们结合实际,落实落细,如深化国企改革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属于探索、试点的改革举措,我们勇挑重担,先行先试,如在三亚经济圈等区域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已经破题;属于明确部署,已在推动的,我们大刀阔斧,加快推进,如深化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这些改革任务,我们均责任到人、到部门,确保任务不“空转”。

二是紧抓重点、聚焦5个“图强”。基于海南“三度一色”(温度、深度、维度和绿色)自然禀赋和自贸港政策和开放红利加持优势,三亚市持续聚焦健全发展“向天图强、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五个图强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因势顺导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基地。向改革时间轴对齐聚焦、系统摆布,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推动南繁种业和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种业、深海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建设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完善海域使用规划等,同时全面铺开其他重点改革任务。

三是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实施意见》中明确点到三亚的共有5处,如“加快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推动三亚经济圈‘国际旅游胜地+自贸港科创高地’双引擎发力”等,充分体现了省委对三亚统筹协调推动区域发展、建立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相关体制机制的期待。我们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工作落实,比如,建立了三亚经济圈联席会议机制,以顶层规划为引领,逐项制定出台支持三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三亚经济圈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等文件;以制度创新为突破,有效集聚优势资源要素,加快推动三亚经济圈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推动圈内市县在三亚市建立“科创飞地”和“人才飞地”、研究制定跨市县城镇开发边界指标调整及指标交易规则等;共同以三乐线(利用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开行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为牵引,夯实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基础。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只要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一定能激活动能、推动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亚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市委全会对三亚加快打造国际旅游胜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接下来三亚旅文部门将采取哪些行动和举措,推动三亚旅游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兴: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三亚市旅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聚焦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目标,制定了《三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促进文旅消费行动若干措施》从激发消费活力、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发力,推动旅游业提质升级,擦亮“三亚旅游”金字招牌。三亚接待游客量由2014年1480.5万人次增加至2023年3270.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的一路长虹,年均增长8.25%,旅游接待人数占全省比重始终保持在30%—40%,旅游总花费占全省比重始终保持在50%左右,三亚旅游市场总体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向好的发展态势。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从旅游顶层制度设计、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产品迭代、旅游产业培育等4个方面发力,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

一是强化旅游顶层设计,护航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游客友好型城市建设”,聚焦“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产品迭代、旅游产业培育”等方面和旅文广体社会组织涉旅企业资源整合动员机制、涉旅综合营销推广机制,启动编制《三亚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3+2新模式)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谋划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比如,近期我们就牵头制定并印发了《三亚市加强文体旅商展联动进一步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三亚市旅游文化体育大型活动管理和服务办法》《三亚市旅游文化体育大型活动常态化保障工作机制》《三亚市旅游文化体育大型活动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为大型活动举办等事项提供制度支撑和一站式的服务保障,通过一对一辅导企业奖励申报等暖心举措,落地了首单景区奖励金10万元,一系列正向激励的顶层设计极大的激发了涉旅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今年10月4日腾格尔国内个唱首秀将在市新体育馆精彩亮相,从材料齐全后的审批申报到企业取得演出许可仅用了48小时,得到活动申办方的高度认可,活动已启动宣推,在此恳请广大媒体朋友对腾格尔在三亚的国内个唱首秀给予关注支持。

二是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打造国际化的旅游服务标准。我们正在制定《三亚市游客友好型城市创建方案》,计划在酒店、酒店、休闲街区、文博场馆等涉旅场所,开展内容友好、服务友好、入境友好,打造“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持续强化旅游标准化示范引领效应,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学习借鉴iso9001、9002等国际标准化管理服务,结合三亚30多年来旅游发展实践积累,研究制定一系列旅游服务的“三亚标准”,持续提升三亚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持续做大做强“三亚放心游,放心游三亚”金字招牌,持续推出放心付、文旅活动日历等新产品。同时计划通过“微笑服务”“最美旅游人评选”“暖心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和措施使游客在三亚游的舒心、玩得愉悦,开心而来,乘兴而归。

三是加快旅游产品迭代,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我们将以“供给侧”旅游产品创新为重要发力点,坚持目标导向、市场需求和引导消费相结合,在做精做优传统旅游业态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推出邮轮旅游、游艇旅游、低空旅游、婚庆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产品,做好“旅游+”产品工作,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三亚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指导三亚大东海国际滨海旅游休闲街区、三亚湾红树林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指导三亚·亚特兰蒂斯、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丝路欢乐世界、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创建第四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进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等景区“创a升a”,全方面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能力。

四是持续做好产业培育,积蓄三亚旅游产业发展势能。积极开展度假区和旅游综合体建设,提升各大湾区旅游软硬件水平,推动海棠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与世界标准接轨的主客共享滨海度假区。支持做好中免太古里、“海棠故事”等大型文旅消费商圈项目建设,做好环岛旅游公路沿线驿站建设和整体谋划,打造“一站式”旅游综合体项目。做好“文化+旅游”融合文章,培育“展览+旅游”“赛事+旅游”“演出+旅游”等各类融合型新业态,打造三亚旅文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势能,为三亚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贡献旅文力量。

谢谢!

中新社记者:围绕南繁种业,目前崖州湾科技城科研集聚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创新成果?围绕打造深海科创标杆,崖州湾科技城又有哪些进展?

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林海:

在三亚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和坚强领导下,崖州湾科技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园区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向种图强”“向海图强”,推动优质科技资源和多元创新主体加速集聚,日益形成“国字号科研机构+双一流高校+本省科研院所”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科技创新体系,多领域融入国家科技战略,以科研集聚吸引产业集聚,全力打造自贸港科创高地。

截至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先后启动26个种业和深海领域科研平台项目建设,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国家(三亚)动植物检疫中心等项目已交付运行;全球最大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已保存1.3万份活体野生稻资源;我国首个耐盐碱水稻专业化科研试验基地在科技城建成投用,大幅提升我国耐盐碱水稻科研设施设备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依托重大科研平台项目筑巢引凤,已汇聚21家种业、深海领域科研院所和17个高校分支机构,落位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和30余个省部级科创平台;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2800余人,其中全职引进院士6人,设立省级院士创新平台10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已招收博士后人才300余人。

崖州湾科技城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动在产出标志性科技成果上实现新突破。

“向种图强”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园区各类种业创新主体累计获得种业和涉农领域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421件,南繁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登记129项,技术成交额1.42亿元,其中植物新品种权转让交易额7298万元;如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的“模块式自动化种子基因分型系统”,以技术转让形式完成成果转化,金额达1000万元。着力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中种集团取得首批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隆平生物获农业农村部首次颁发的全国区域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企业估值近50亿元。一批集成“生物技术(bt)+大数据技术(dt)+人工智能技术(ai)”的智能育种设施设备投入使用,如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联合外部单位发布国内首个种业大语言模型“丰登”;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建成全国“首个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数据容量、运行速度及数据安全措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积极培育发展种业cro业态,已引进培育cro服务主体60余家,在全国率先形成实验室育种、田间育制种、辅助检验测试、知识产权保护等覆盖育种全环节技术服务的种业cro业态,有效缩短育种材料创制周期,助力更多新质生产力从实验室流向种业生产一线,逐步改变南繁“代孕”模式,使更多种业科研成果在园区诞生、在本地转化。

“向海图强”方面,崖州湾科技城已在深海装备研发制造、海洋材料与工程、海洋天然药物研发、深远海立体观测网支撑保障等领域,搭建起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的共性技术平台阵列,海洋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和新材料开发及现代海洋服务业加快培育,具备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深海科创服务、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的条件能力。南山港建成国内首座公共科考码头,已面向全国海洋科考单位开放运行;自2020年以来,南山港科考海试服务航次年均增长达224%,今年已服务科考航次1074次,全年有望突破1200航次。围绕“海上海南”核心产业,我们瞄准深海装备、深海材料、深海通信、深海科考服务等领域重点发力,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南海立体观测网建设,拉动一批海洋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园区,在水下机器人、无人船、水下激光测距仪、水下机械手臂等关键设备和总装总测领域形成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协同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搭建深海科技创新生态圈,为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展业务及落地建设重大项目提供各类装备产品和配套服务。目前,科技城已聚集30余家深海高端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在园区建立生产线、40余家深海科技服务重点企业逐步完善产业服务链条,着力放大全产业链生产集聚效应,持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谢谢大家!

三亚广播电视台记者:三亚市目前生态环境质量如何?在推进美丽三亚建设和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过程中,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向绿图强”?谢谢!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谷广烨: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目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为10.9微克每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改善1.6微克每立方米;地表水11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为优,且均为一类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质量指数为75.16,生态质量类型为一类。

目前,全市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在生态环境领域聚焦“向绿图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三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动力”。

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美丽三亚“向绿图强”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市县率先出台实施《美丽三亚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生态保护、环境改善、低碳发展、高效循环、韧性宜居、“两山”转化、多元参与、制度建设八个先行示范为抓手,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级滨海城市和美丽中国建设先行示范区目标,全面开展美丽三亚建设。此外,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我市高质量推进“新能源汽车、禁塑、装配式建筑、六水共治”等标志性工程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为牵引,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崖州湾科技城近零碳园区和蜈支洲岛近零碳景区示范建设。优化农村种养结构,推进化肥、农药等减量增效。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打造“清凉城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和森林城市,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

二、加快发展绿色经济产业,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充分发挥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和绿色生态“三度一色”优势,扩大三亚自然禀赋价值,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文旅康养、乡村振兴建设协同推进,把绿色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积极拓宽生态旅游规模,统筹海湾和岛屿资源,依托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湿地公园,谋划落实全域生态旅游布局。强化民俗文化和乡村民宿建设,形成“一路一风景,一段一故事”的生态文明旅游廊道,推动特色农文旅有效融合。推动森林康养高效发展,积极培育气候康养新业态,推进生态康养与医疗服务深度结合。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打造清洁能源岛引领区。高标准建好、用好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筑牢美丽三亚生态根基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底线约束,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明确分区域、差异化、精准化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加快实施三亚藤桥河流域(eod)项目,打造全省生态环境跨区域综合治理和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样板。持续开展崖州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海棠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防外来入侵物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有效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市委全会上提出了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请问三亚目前是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重要举措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黎觉行: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三亚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建设工作,坚持“向数图强”,将其作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次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为三亚市发展数字经济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新机遇。三亚市采取以下四个举措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今年我市印发了《三亚市关于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三亚市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实施细则》,该政策主要是从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两个方面对全市数字经济产业进行奖励扶持,鼓励支持具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企业落户。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我市先后出台了《三亚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2025年)》《三亚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三亚市数字经济产业园运营方案(2023-2025)》《三亚数字经济产业园绩效考核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准备通过几年的努力,打响数字城市品牌,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字经济集群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深入开展浙琼合作,实施浙江头部数字经济企业上门招商行动,力争引进数字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快打造浙琼数字经济产业园示范区,积极引导浙江数字经济企业进驻,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从政府“给优惠”到政府“给机会”思路,今年7月召开了三亚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第一批)发布会,发布了5个应用场景,极大吸引了头部数字经济企业参与三亚市信息化项目建设并导入产业资源。

四是夯实数字“新基建”。三亚市在5g和光网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已建成开通5g基站4717个,实现了主城区5g信号覆盖,所有城区已实现光纤宽带网络覆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海南人工智能计算机中心于今年在崖州湾科技城建成投用,全市已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数据中心共有6个,这些数字“新基建”的构建有力夯实了我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

目前,数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成效体现有三个方面:

一是数字经济运行实现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营收52.87亿元,同比增长69%。依托三亚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崖州湾科技城、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园区,加快培育、引进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全市数字经济市场主体逐步壮大,目前全市共43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同比增长19%。

二是数字经济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卓世科技“璇玑玉衡大模型”成功取得我省首张大模型备案牌照,可正式对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三亚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并上线运行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跨境数据有序流动,三亚市数字经济产业园跨境数据流动实现首单突破,三亚中央商务区(国际)数据流通创新中心、数据中心和电商体验区正式成立。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三亚市城市超级大脑于今年5月正式运营,成为了全市数据交换的总枢纽,归集了80家单位共计44.32亿条数据,向全市各级政务部门发布496项数据大脑服务能力,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已累计调用1.08亿次。在旅游监管、智慧交通和智慧政务领域都给予智慧赋能。

下一步,三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数字“新基建”。加快5g建设步伐,深入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加快布局数据中心,积极推进超脑项目二期建设,不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二是加强招商引资。紧扣浙琼合作,面向浙企开展精准招商,深入梳理挖掘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持续开展项目换招商,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三是加强政企联络,做好企业服务,不断优化三亚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环境。四是探索数字技术与三亚特色产业融合。稳步推动数字文娱、数字总部、数字会展、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种业、深海、旅游等三亚特色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形成“多业融合”的良好发展局面。我们将重点从以上四个方面打好组合拳,加快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红伟: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答记者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刚才,通过5位发布人的详实介绍和认真回答,相信大家对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三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干劲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下一步,三亚全市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为海南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贡献三亚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亚新篇章。

三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参与和支持,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多发现新闻点、找准切入点,持续对全会精神进行深层次解读、多维度报道,为推动三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后,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请参加调研采访的记者朋友前往门口统一乘车。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园区招商找园商网-招商代理 招商执行 资源挖掘 资源对接
园区入驻 体验园商网招商服务
马上体验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立即咨询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