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荣 蒋春才 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近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南部江岸港口物流产业园内,百亿级的央企国能项目正忙着土地报批;在中部腹地,宁启铁路泰州西货站扩能改造项目正积极推进前期工作;在北部地区,兴化经济开发区中交港船来船往,相关企业纷纷称赞从这个内河港“走货”省钱又省时……
当下,一个“以水为主,江海河、公铁水空协调发展”的多式联运体系正在泰州市加快建设。它将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优化泰州市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促进产业融合 建现代化枢纽
“物流业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涉及领域广、环节多,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泰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潘爱民表示,物流降本增效有助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抓手。
“按照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的枢纽泰州’目标,泰州市将以‘水运江苏’泰州建设为引领,更大力度扬水运优势、补铁路短板、畅联运网络,加快推动交通集疏运服务通港达园、通江达海,通过打造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潘爱民说。
放大水运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
泰州市“因水而生,凭水而兴”,是江苏省沿江拥有单边自然岸线最长的区域。发达的水系不仅是泰州市引以为傲的名片,更滋养出一个富庶丰饶、四通八达的“祥泰之城”。
“水运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运量大、绿色低碳、安全性高,是我市物流特色也是突出优势。在强调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当下,水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加彰显。”潘爱民说,江苏省正进一步放大水运优势,推进“水运江苏”建设,泰州市已出台《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泰州实施方案》,将充分发挥江海河联动的特色优势,提升水运发展现代化水平。
水运离不开港口岸线,这是战略性、稀缺性的不可再生资源。泰州市拥有长江干流岸线97.8公里。目前,泰州市沿江地区有三大主要港区,这些港区发展各具特色,有力支撑泰州市沿江与腹地发展。但港口岸线能否集约高效利用仍然是当前泰州市面临的问题。
立足实际,《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泰州实施方案》确定一揽子重点任务,包括建设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打造协同一体的区域性港口群及经济开放的水运物流网、拓展现代航运服务功能、推动水运绿色低碳转型等。预计到2025年,全市沿江港口10万吨级、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将分别增至4个、30个,沿江港口泊位岸线每米吞吐量将超1.35万吨。
整合物流资源 深化港口合作
“我们将围绕‘公铁水空’货运枢纽空间布局,编制《泰州市现代交通物流体系规划》,构建以‘南水北铁西空港’为主、‘一县市一中心物流园区’为辅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实现通港达园、通江达海无缝衔接。”泰州市公共交通服务中心主任黄华说。
“多式联运需要强有力物流网络,对此已制定详细计划。”黄华说,泰州市将按照“一城一港一主体”的思路,整合全市沿江、内河集装箱资源,深化与省港口集团、上海港、太仓港等合作。
铁路货运方面,泰州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谋划海铁联运班列和中欧(亚)接续班列开行方案,积极对接铁路部门和泰州市重点生产制造企业,力争泰州西货站扩能改造完成后开行。
航空货运方面,泰州市将积极协调扬泰机场开辟医药材及药品、电子信息制品、特色农产品等全货运航线,研究新开至我国香港等地区航线。
“我们将以‘1﹢4’产业集群为中心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通过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实施交通物流补链强链工程。”泰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戚勇说。
目前,泰州市交通运输局正摸排收集本地优质制造企业物流服务需求,编制交通物流产业补链强链清单,精准招引物流项目;积极鼓励本土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开展资本嫁接、业务合作,尽快打造5家以上实力较强物流企业。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8月9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