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夏日风光。新华社记者 贝 赫摄
写在前面
从西北戈壁的大漠黄沙,到东部沿海的候鸟天堂,两方生灵奇境成为崭新的“中国名片”。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其中包括15项世界自然遗产和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申遗成功的背后,是我国保护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建设美丽中国的不懈努力。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在2024年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最新出炉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感受绿水青山中的中国精彩。
1%增长的背后
蓝天白云下,芦苇摇曳,鹭鸥飞翔。在上海崇明东滩,申遗成功的消息一经公布,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饱览世界自然遗产地美景。
日前,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项目的提交和列入是候鸟迁飞区申报世界遗产的杰出范例。
燕鸥、灰翅浮鸥、黑嘴鸥……即使夏季并非观鸟的最佳季节,人们仍能从沙鸥翔集的美景中一窥“候鸟天堂”的壮丽。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曾引入这样一条评价标准: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一个水禽物种或亚种某一种群1%的个体,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例如,全球某年共有1.5万只白头鹤,我们在东滩调查到超过150只,那么白头鹤就可以计入崇明当年的‘1%’之列。”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吴巍介绍,“这是反映崇明东滩在全球候鸟保护领域重要地位的一项关键指标。”
2012年,崇明东滩观测记录的“1%”仅有7种,到2023年已增加至12种。
“这项‘1%’的稳步增长,是崇明东滩候鸟保护工作不断发展的缩影。”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说,此次申遗过程中,“1%”的故事成为各国专家深入了解崇明东滩生态保护的重要切入点。
曾经,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入侵,是候鸟栖息的一大“天敌”。一棵不起眼的小草,成为难以根治的“老大难”。工作人员介绍,互花米草发达的根系常将滩涂土壤“绑”成“铁板一块”,鸟类主要采食的植物难以生长。
2013年,上海启动全球生态保护、湿地修复领域投入最大、规模最大的工程之一——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吴巍介绍,主要方法是“修堤围歼”,通过修筑生态围堤、开挖河道、修建涵闸,采取刈割加淹水的复合方式成功控制互花米草的生长和扩张,灭除率达95%以上,营造出近25平方公里优质栖息地。
生态摄影师张斌自2003年起就常来崇明东滩拍摄候鸟,20余年间为飞翔生灵留下美丽影像,对于东滩生态环境的变化,他有发言权。“我最早来东滩拍摄的时候,不少水鸟只在远处的鱼塘活动。后来,随着互花米草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的不断深入,鸟儿渐渐回到了东滩。”张斌说。
鸟类迁徙是一段艰辛而壮丽的旅程,也让绿水青山成为更加紧密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地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5省市,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串联起从鸭绿江口到长江口的“候鸟天堂”,成为展现人与自然关系新范式的实践平台。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从东北平原到热带雨林,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保护治理大格局逐步构建。2022年,我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至今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认为:“中国采取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方法,不懈努力恢复了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这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
从“一个人”到“每个人”
7月29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现场。北京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恩翠休养所军休干部李旦生身披绶带,接受表彰。鲜花与掌声的簇拥中,他的耳畔仿佛又响起阿拉善吹来的风。
每年春天,李旦生和战友们都亲赴沙海植树。老兵们的坚持,感召着更多的力量加入“治沙之战”。20余年间,先后26万余军民投入植树会战中,在腾格里沙漠东缘逐步建成宽4千米、长30千米的绿色长廊。最早建设的植树基地——青年世纪林,由最初的50亩扩大到1.5万亩。
“独特、稀有、绝妙的高大沙山,以及无数色彩斑斓的丘间湖泊,是温带和超干旱气候下沙漠景观和地貌持续演变的杰出范例,也是全球范围内具有罕见自然美的沙漠景观之一。”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给出的评价。这句评语是对沙漠自然生态价值的充分肯定,但千百年的人类活动引发土地沙漠化,吞噬着沙漠生态系统的平衡。
遏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三大沙漠“握手”态势,向沙漠要生存,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的期盼。黄与绿的博弈间,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有了更为深刻的阐释。
防沙治沙路上,有许多人,种下许多树。一棵接着一棵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与荒漠风沙展开长达几十载的较量,将沙漠牢牢遏制,创造着绿色奇迹。从“一个人”到“每个人”,生态保护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跑”,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广泛参与。
巴彦淖尔市30余名乡镇干部任沙丘长,认领全市5.27万亩零星沙丘,明确责任目标,奋力打赢套内零星沙丘歼灭战。锡林郭勒盟47.58万亩工程项目采取合同制,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调动农牧民参与沙地治理的积极性。2024年计划实施的防沙治沙任务中,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参与实施比例达到66%。
在全民参与防沙治沙机制激励下,沙区广大农牧民纷纷投入防沙治沙大会战,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
海洋、沙漠如同筋脉,生物如同细胞,将自然遗产地与周边的农田、城镇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自然遗产保护不仅是一小群“守护者”的责任,还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从保护眼前美丽之景到唤醒保护自然的心灵之境,从明确法规制度到构建融“自然—科普—生态”为一体的保护模式……潜移默化间,绿色生活成为全民共识,合力守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进入暑期,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迎来研学热潮。这座场馆利用原火车站改建,是全球首个全面展示黄海湿地生态区域自然人文的主题馆,集展览、科普、研学功能于一体。江苏盐城立足本地湿地资源禀赋开发丰富有趣的科普内容,鼓励多方合力、全民共享,让自然教育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迸发蓬勃活力。
“自然遗产不应孤芳自赏,而是全社会共有的生态和精神财富,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钮栋梁说。
“蓝色长城”的崛起
在祖国北疆,与“绿色长城”伴行生长的,还有一道道“蓝色长城”。
在内蒙古磴口县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每年从这里输送至蒙西电网的电能可达17.5亿千瓦时。光伏板下,低耗水、低成本的梭梭、柠条、四翅滨藜抽出嫩芽。“沙漠人参”肉苁蓉喜获丰收,从“一毛不拔”到亩均效益3000元。
“光伏板可以遮荫,减少水分蒸发,将来梭梭和四翅滨藜可以接种肉苁蓉,柠条平茬可以做饲料,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说。
防沙治沙,还应兴沙富沙。在内蒙古“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战区,沙漠的黄,植物的绿,光伏的蓝,交织成北疆大地灿烂而生动的色彩。
在自然遗产地,人与动物比邻而居、气息相通。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既有受到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也有存在传统渔业活动的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周围,有着一望无际的农田和鱼塘、新兴的城镇、繁忙的国际性水上交通干线和规模可观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
推进环境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才能让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全国各地,生态治理已成为一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大事业,探索出一条效益最大化、治理长效化的新路。
黄河入海口畔,一块块光伏板镶嵌在盐碱滩上,给油气生产源源不断注入绿色动能。在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光伏项目的发电可直接供给周边抽油机井,年发“绿电”约55万千瓦时,相当于10台抽油机1年的用电量。
曾经的退海之地变得水清岸绿,盐碱地变成大粮仓,东营这座传统工业城市正在讲述新的转型故事。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不仅地下蕴藏着丰厚的石油资源,地上也孕育着丰富的绿色能源。立足自身油气生产场景,胜利油田光伏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4年间建成光伏发电装机规模435兆瓦,年发绿电能力5亿千瓦时。今年以来,油气生产用电“含绿量”达到20%。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中的评估,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中,全世界整体状况处于“好”或“较好”的比例为63%,我国则高达89%。全世界7%的遗产处于危急状况,中国却无一例。
一张张中国“名片”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色彩。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点亮世界遗产保护的“华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