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城融合一体联动,助力牡丹江对外开放“加速跑”
由今年我市加快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借助岸城融合一体联动放大对外开放优势引出的话题
继2023年牡丹江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之后,今年以来,我市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进岸城融合一体联动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在牡丹江对外开放的这片热土上,市开发区与绥芬河口岸、东宁口岸合作,实现了岸城融合一体联动;立足东北地区,“华晟物流”等依托牡丹江内陆港和绥芬河、大连、满洲里3大口岸,助力我市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营效益,推动更多地产优质商品走向世界,进一步放大了牡丹江对外开放优势。这些新变化,为牡丹江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集聚了新动能。
岸城融合一体联动
沿边开放口岸功能内移
我市商贸、物流、特色农业等产业比较发达,在对外开放领域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从今年5月起,我市深化岸城融合一体联动暨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绥芬河口岸、东宁口岸协同运作工作正式启动,此举有利于我市促进开放政策外溢、口岸功能内移、区域通关一体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市物流产业专班人士表示,我市深化岸城融合一体联动,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绥芬河、东宁口岸协同运作,标志着牡丹江在深度融入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迈上了新台阶。通过岸城融合一体联动,进口货物由绥芬河、东宁口岸进境后,可以直接运至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办理保税仓储、查验、清关等业务;出口货物在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办理查验、报关、退税等业务后,直接通过绥芬河、东宁口岸出境,有效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此举实现了沿边开放口岸功能向腹地延伸,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今后我市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和京津冀等地经贸联系,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借助物流项目建设
企业节本增效闯世界
年初以来,抓住2023年牡丹江被纳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契机,我市一大批物流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随着牡丹江物流产业迅速发展,我市“岸城融合一体联动”的范围已突破牡丹江行政辖区,扩展到大连、满洲里等东北地区重要口岸城市,在帮助本地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益、推动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加快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牡丹江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占地总面积达到193.93万平方米,枢纽内共建设项目17个,总投资56.35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1.43亿元。其中,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华晟国运物流中心内陆港、牡丹江陆港仓储集散中心3个项目已投入运营。
以被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多式联运示范企业”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建单位、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成员之一、黑龙江省物流行业龙头企业“华晟物流”公司为例,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依托一港(牡丹江内陆港)、三支点(大连、满洲里、绥芬河口岸),开辟了连接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东北亚周边各国及中俄陆海联运等四大物流通道。“华晟物流”公司以集装箱铁海联运、公铁联运、公铁海联运、铁路国际联运物流模式为基础,积极整合资源,构建牡丹江东北亚区域重要的集装箱物流枢纽,降低了物流成本。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实现货运吞吐量44.37万吨,同比增长18.13%,通过为“恒丰纸业”“佳通轮胎”等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累计为我市工业企业节约物流成本2亿余元。
从全市范围看,我市现有规上物流企业20户,比2023年增加3户,上半年国家物流枢纽总货物吞吐量达到297.3万吨。借助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今年1至7月份我市企业与12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进出口贸易,贸易伙伴多元化趋势明显,外贸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整合资源政策优势
争当向北开放排头兵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市拥有绥芬河自贸片区、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和多个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对外合作平台数量众多、影响力大,这为今年我市进一步汇聚各种生产要素,整合资源、产业、优惠政策优势,争当我国向北开放排头兵奠定了良好基础。
市发改委人士表示,依托绥芬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政策叠加,今年我市企业开拓创新,建立“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已扩展到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牡丹江内贸与外贸优势互补开拓国际市场的新亮点。
牡丹江海关人士表示,为强化“一区引领、多区联动”作用,建议围绕国家级开放平台,支持自贸区、综保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发展,吸引更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我市。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完善牡丹江商贸服务型、绥芬河—东宁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加快推进华晟国运综合物流枢纽、陆港集散中心二期等物流项目建设。统筹牡丹江国家物流枢纽和绥东国家物流枢纽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口岸+商贸”双枢纽协同联动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深化现代物流与制造业、商贸业融合发展,加强牡莞合作,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对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具有物流、产业双规模效应的物流枢纽经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争当我国向北开放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