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达22.5%,为全国省(区)中最高。如何通过大数据精准找地?怎样破解空间要素不足难题?盘活产业园用地有哪些途径?……11月1日,在无锡召开的江苏省产业园用地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上,全省各地总结和分享了近年来的试点成效。
集成资源,用大数据精准找地
点开“产业用地热力图”,立即可用净地资源和五年内可用资源一目了然,招商人员还可通过大数据为项目“智能”选地……无锡上线的“锡地云·存量资源智慧应用平台”,是覆盖各类存量资源的“大数据中心”,从“大”存量资源的角度,划定盘活处置单元,引导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土地。
在惠山区前洲街道,有一个地块面积122亩的项目,因区位偏僻、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一直无法落实项目。2020年,惠山区依托“锡地云·存量资源智慧应用平台”,通过划定盘活处置单元、绘制存量资源地图、实施“一地一策”做地方案,积极完善周边配套设施达到供地条件,吸引了一家现代食品冷链服务企业落户,实现了存量用地盘活和保障产业发展的“双赢”。
在实现精准找地的同时,无锡也在做深“两级规划”,实现精细管地,通过“腾、改、拓”等方式,实现高效用地。为了做好拓容量文章,探索了“楼上楼下、地上地下、二产三产”立体开发复合利用模式,支持工改“mx”,实施“工业+科研+商办”复合开发。比如,东裕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过“工改mx”将原村级工业园打造成集生产、研发、宿舍、商业配套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
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占地约700亩,是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全部使用存量土地,其中原宏仁工业园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政府收储园区约320亩用而不足土地,与储而未用的380亩土地,整合形成700亩土地。同时在开发建设中发挥“立方”效应,“向上”建设厂房,实现重型动力装备上楼,“向下”挖空间,利用地下空间总计12.6万平方米。地块产值从原来不足1亿元,提升到了约80亿元,容积率也从原来的不足0.5提升至2.5。
以“土地存量”换“发展增量”,破解空间要素不足
自2021年以来,淮安全市累计利用各类存量土地13.6万余亩,编制45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方案,今年累计利用各类存量土地4.2万亩。
据悉,淮安立足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了“三级三类”体系架构,结合产业关联性特点,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是明确标准,出台了《淮安市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考评办法》,按照批而未供土地、供而未用土地、用而不足土地和低效企业用地四种类型,明确 a、b、c、d 四种标准,制定以“亩均税收”为核心指标的工业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摸清底数,对全市低效闲置用地进行全面排查,摸清成因、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实时跟踪项目和地块盘活情况,动态调整低效闲置用地数据库。三是分类施策,按照“分期分批、先易后难”的原则,综合采用国企收购、嫁接重组、土地置换、市场化组建基金盘活等方式,“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制定盘活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效益。通过集中连片整治,全市工业用地实际可用空间达 90%以上,新上工业项目的用地成本平均节约 70万元/亩。
探索实施“8+5+4”新模式,开辟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新路径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下设生物医药、化学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港口5个产业园,现有企业3.1万家。
2022年,泰州医药高新区获批全省首批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两年来,探索实施了8种盘活提升模式、5种腾退途径、4种共享方式,累计实施整治提升项目29个,盘活提升低效用地2451亩。
推进会上,该区负责人介绍,像“招引复苏”,就是对低效闲置的土地厂房进行收回,重新招引优质项目落户。瑞濏新能源是2017年招引的项目,因效益不佳未投产。后对其进行了收回,重新招引了蓝思科技等项目。而“标杆扩张”,则是协调标杆企业对其周边存量土地厂房进行收购,扩大经营。环球机械于2019年停业,后协调该企业将土地厂房转让给周边的创新电子,新上项目年新增开票销售4亿元。同时,该区还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传统加工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益海粮油原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园区引导企业改造新上天然酿造酱油项目,年新增开票销售1.5亿元。
在产业平台共享上,该区建成并运营了新药创新基地、疫苗工程中心、华为物流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了160多家企业,仅用地130亩,节约土地750亩。另外,还建成了泰州首家地下综合管廊,将园区内东部行政区等6个能源站连成一体,实现能源共享共用,节约土地120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