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开发区是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为全省经济稳定向好提供强劲“区”动力。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出炉,30家开发区获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6家开发区获评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即日起,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出《河南改革“区”动力》系列报道,关注河南开发区改革再深化、发展再提质、能级再提升的先进实践。
小块头有大能量。虽然面积只占全市的约2%,却成为全省开发区中唯一的五星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这里,是我省百亿企业最多、最集中的区域。四个千亿级主导产业、两大千亿级新经济产业、n个百亿级产业集群,“4+2+n产业发展体系”让郑州经开区成为我省改革开放的“急先锋”。
以先进制造业作为强区主攻方向,以“空、陆、网、海”四条丝路建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1993年成立的郑州经开区,迈过了“三十而立”的门槛,将致力于打造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体系丨聚焦四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6月30日,历时7年筹备、7年建设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全线通车。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这条通道将重塑大湾区的经济地图。
现场的河南元素,引人注目。当日下午3时,宇通客车作为首发头车,完成首航领跑任务。这也让宇通客车成为在深中通道通行的高端新能源客车,参与并见证了这一世纪工程的历史性时刻。
宇通客车是郑州经开区的一张名片,是郑州经开区汽车产业的一张名片。
在郑州经开区,汽车产业已然聚链成群。这里拥有上汽、宇通、东风日产、海马4家整车厂,7家专用车厂,以及近300家配套零部件企业。2023年汽车产业产值完成1100亿元,生产整车56.5万辆,创历史新高,占全省的70%;整车出口16.9万辆,较去年增长近一倍,占全省的80%。
记者了解到,郑州经开区引进了郑州国际赛车嘉年华、漂移亚洲杯、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重大汽车赛事,配套引进卡乃驰二手车市场、理想汽车销售中心等汽车后市场项目,形成了集汽车交易、改装、运动、娱乐为一体的汽车后市场产业生态。
先进制造业是强区兴区的主攻方向,郑州经开区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大健康、智慧物流四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及新消费两大千亿级新经济产业集群,打造n个差异化、多元化的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4+2+n”产业体系。
“三十而立”,成立于1993年的郑州经开区,是河南省百亿企业最多、最集中的区域。在2023年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中,郑州经开区在30家受表彰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名列第一,且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五星级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开放丨四条丝路汇通国内外
走进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记者才真正感受到“买全球,卖全球”的生动实践正在郑州市经开区展开。一间又一间体量巨大的仓库内,货物堆积如山,运转着的传送带旁工人们忙碌地工作着。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在这里的各大电商企业仓库中周转分发,再向全国各地辐射发散。
与此同时,在中大门e贸易博览交易中心,游客可以买到南美的水果、澳洲的保健品、欧洲的生鲜。这个游客口中的“世界超市”,满足了市民不出郑州便能“买全球”的梦想。中大门国际物流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多年来,中大门国际物流积极参与“空、陆、网、海”四条丝路建设,立足产业园招商与运营,打造物流、商贸、金融、数字贸易全产业链,持续开辟国际物流通道,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根据了解,郑州经开区充分发挥河南省“五区联动”重要平台、“四路协同”主要载体优势,进出口货值 476.96 亿元。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东部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建设,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万班,形成了“二十三站点、八口岸”国际物流网络体系,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打通河南直达rcep成员国的物流大通道。
如今的郑州经开区,正在奋力打造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围绕“数字贸易港、全球商品消费中心、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内陆对外开放窗口”功能定位,整合自贸区、经开综保区、国际陆港、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平台资源,大力引进企业总部;持续做大国际商贸物流,积极发展新消费业态;加快完善跨境数字结算中心、数字征信服务平台、互联网物流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吸引全球经贸领域的业态、品牌、贸易、资本、人才汇聚;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提质扩能、“网上丝绸之路”创新提升、“海上丝绸之路”高效通达、“多式联运体系”协同发展;把“全球汇”总部基地港打造成为立足经开、服务全省、辐射全球的对外开放主平台。
创新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637.2亿元
今年3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第二批省重点项目建设名单。作为续建项目,滨河国际新城孵化园项目名列其中。项目设计从“水滴滴入湖中,平静湖面泛起阵阵涟漪”中获得灵感,看起来像是河中涟漪,由中央公园绿化环形向外发散,象征新城成立伊始即蓬勃发展的态势。
根据了解,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科创孵化基地,用于孵化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不含商品住宅开发)。
产业为基,创新为核。郑州市经开区是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637.2亿元,同比增长24.5%。区域内聚集科技型企业988家、高新技术企业365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417家、建成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65家、智能车间(工厂)43家、院士工作站15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人工智能利用率达60%以上,规上工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1.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25%。
同时,郑州经开区高端研发平台持续拓展。经开“智慧岛”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智慧岛”建设名单,组建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和体外诊断产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达到5家,实现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全覆盖。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郑州经开区开辟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977人,高技能人才突破2万人,2023年入选郑州市高层次人才25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316人,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这也是其成为全省唯一的五星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底气和资本所在。
项目丨项目为王,再造新经开
2023年是郑州经开区建区30周年。常言道“三十而立”,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28亿元,同比增长8.2%,高出全市0.8个百分点、全省4.1个百分点、全国3个百分点,增速达到最近5年新高。在这一关键节点上,郑州经开区谋划制定了“再造新经开”发展思路,构建了四个千亿级主导产业、两大千亿级新经济产业、n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4+2+n”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推动实施六大产业培育、六大板块打造、十大重点项目带动和十大招商项目引领“四大工程”建设。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郑州经开区以“四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化“1+1+1”项目服务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2023年签约重点项目38个,总签约额920.5亿元,全省第十一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主会场和第七期郑州分会场在郑州经开区举办,海康威视、中车景昌、通达电缆等重大优质签约项目开工准备工作逐步就绪。
同时,深化“一网通办”改革,设立“一站式+个性化+全周期+全流程”的企业服务中心,组建“经心为企”帮办代办团队,配备“一对一”项目管家,352个“一件事”、28个高频服务“一件事”实现“掌上办”。树牢“店小二”理念,创新实施“企业宁静日”制度,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做到有事上门、无事不扰;聚焦融资需求,加强银企线上线下合作,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经营规模。
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主导产业投资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郑州经开区以全市约2%的面积、不足2%的能耗,交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刘瑞朝)
编辑:何心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