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攻略 - 增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增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语音播 时间:2024-09-29 06:08:49 查阅:73

向新提质 阔步前行

行走增城,处处涌动着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增芯科技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通线投产,实现“芯”突破;贝乐智能将ai技术融入智能家居场景,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广州东部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正式上线,抢滩万亿产业新蓝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城积极抢抓广州东部中心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大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如今,产业布局从单一支柱到多点开花,应用场景从工业园区到上天入海,产线从劳动密集到人工智能,产品从规模生产到个性定制,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的发展竞速已经在增城拉开帷幕。

产业集聚释放新动能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宁大道旁,一座崭新气派的现代化厂房内,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地运转忙碌着。这里,是增芯科技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项目,规划建造两座智能化晶圆制造工厂,满产后每月能制造12万片晶圆。这样的生产线,在国内是首条,世界上是第二条。

增芯是增城落地的第一家芯片制造企业,从2022年12月底动工,到2024年6月产线通线,仅用时18个月,体现广东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的“芯”速度。项目一期投资70亿元,规划月产能2万片,目前正处于在建收尾阶段,预计今年底实现产品交付客户。

“我们主攻12英寸智能传感器及配套asic工艺的55nm-90nm产品,具有性能功耗平衡、高集成度、成本效益和成熟度稳定等技术特点,在多个应用领域具备广泛适应性,市场份额稳定。”据增芯科技总经理张亮介绍,量产芯片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能极大满足大湾区在相关优势产业领域对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庞大需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

“增城芯”从无到有,迸发出澎湃动力。在其带动下,增城目前已引进落户越海、智达星空等一批能级高、带动力强的骨干项目,将加快打造广东省首个智能传感器特色产业园。

在永宁大道另一头,广州国显(维信诺)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21条产线高速运转,产能正在快速爬坡,去年出货量达3000万件以上,覆盖车载、笔电、折叠手机、智能穿戴等中小尺寸领域。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一个以应用为导向,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再到量产‘接力跑’的创新模式,目前已经攻克了高刷新频率全面屏低功耗中尺寸的宽屏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国屏的突破。”广州国显(维信诺)总经理张向伟表示。

芯、显、车是增城三大主导优势产业。作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城不断向科技创新要答案,以强芯、亮屏、智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以维信诺等显示项目为龙头,引进康宁玻璃、夏普科技、旭璟自动化等30多家上下游配套项目,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以广本增城工厂、北汽华南生产基地两大整车生产基地为龙头,集聚日立马达、广州电装、福耀玻璃等18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打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

不止于此,增城还加快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城造”的新变化正越来越多。

8月底,广州东部低空服务管理平台上线仪式在增城举行,可为低空飞行运行企业提供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打开空域“新视界”。事实上,增城已聚集工信部电子五所增城总部、三江飞行基地、海格无人信息产业基地、贵州航天电子、中汽研低空飞行测试场等一批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环节企业,涵盖多个领域。

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更多应用场景开发开放催动产业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增城正加快构建“1+1+6”的低空经济产业布局(即1个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平台、1个广州枢纽型通用机场、6个总面积不低于6平方公里的低空经济产业园),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粤港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全国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

产业向“新”,活力奔涌。2023年增城地区生产总值为1452.46亿元,同比增长8.5%,先进制造业同比增长77.2%,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设备制造类同比增长52.2%,重要指标划出向上跃升的优美曲线。

科技创新引领新发展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增城,“产业+科技”的春风,正在吹向每一个传统制造的车间。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正越来越成为增城传统制造行业的“标配”。

作为“中国牛仔名镇”,新塘镇积极引导牛仔生产企业通过改造智能吊挂系统、增加生产自动化流程等,提高产业的“智造”能力和自动化程度,让数字化转型赋予传统产业新动能。

拥有食品制造扎实基础的石滩镇,东鹏饮料华南生产基地将集团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落户于此,包括每小时4.8万瓶出货量的无菌生产线、集团第一座智能仓库等。

在宁西街,看似离“数字”很远的家具行业,也已被植入了丰厚的数字化基因。以索菲亚、百能家居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家居制造企业,逐步迈向数字化,逐渐成为行业内具有影响示范性的数智化转型标杆。

向“新”发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构建新老并举、量质齐升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站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风口,增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创新主体、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创新资源、创新生态“六位一体”推进,推动产业科技融合发展,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化。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培育湖大研究院、广本研发、中汽研、赛宝计量等对标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填补增城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空白。引导招商项目设立国家、省市产业研发平台,组建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衔接的创新联合体。

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引导和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助推增城产业转型升级。用好国家级侨梦苑平台等创新平台载体,鼓励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与此同时,增城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孵化园区、科研机构积极举办各类赛事活动, 为企业参加重点展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寻商机、抢订单,全力助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进一步擦亮增城品牌。

当前,增城区科技型企业实现量质双提升,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2023年,我区高企总量达到885家,同比增长20.4%,增速全市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476家,同比增长47.8%,增速全市第一。1家公司入选广州2023年未来独角兽,2家公司入选广州2023年种子独角兽,5家公司入选广州“隐形冠军”企业榜。

改革赋能激活新动力

项目缴纳土地出让金后第1个工作日取得首证,3个工作日内办齐五证……去年2月,润城生命科技园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开工建设实现了提前预审、一套材料、并联审批、全程网办、快速发证,真正做到了“拿地即拿证”“拿证即开工”,是广州首宗取得“五证联发”的产业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2.6亿元,已于2023年12月部分竣工,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3亿元,建成后将助力增城区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润城的落地建设是增城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的一个很好例证。

“新质生产力”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近年来,增城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全力推动“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工作机制2.0改革,落实“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试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全区超200个筹建产业项目享受到“全程领办”服务,产业项目交地速度平均缩短至1-3个月,润城、中南高科、正源等项目签订出让合同当天即交地,实现项目审批服务与开工要素保障的“双同步”。

对于规划建设条件明确的工业项目,全面推行产业用地“带方案出让”模式,办证申请材料由原来的29项缩减为16项,办证时间从40个工作日缩短至6个工作日,待土地成交后“五证联发”,实现“拿地即开工”,开创全市社会投资工业项目“五证联发”先例。截至2024年9月上旬,累计47宗用地实现“带方案出让”,13个项目实现“五证联发”,项目从引进到开工最短仅54天。针对即将步入竣工验收阶段的项目,提供“上门辅导+技术审查+并联审批”服务,润城项目1天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审批、10个月完成从土地摘牌到竣工,再次刷新项目筹建“新速度”。

同时,大力推进企业服务数字化改革,依托“增心办”微信小程序,搭建“企呼我应、增心服务”企业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企业反馈诉求的渠道,“一站式”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更精准、便捷的方式做到“企呼我应、无事不扰”。平台自今年4月底上线以来,已帮助李尔、宝新、驭风旭等44家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各类诉求83项,按时办结率100%,7个工单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刷新企业服务“增城速度”,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

立足当下,在增城大地上,一系列“新”成果正千帆竞发、加速奔跑;放眼未来,一股股“新”力量正蓄势待发。增城,必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让新质生产力加速奔腾。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阅读全文
园区招商找园商网-招商代理 招商执行 资源挖掘 资源对接
园区入驻 体验园商网招商服务
马上体验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立即咨询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