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议题后续落实情况及解读-德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议题后续落实情况及解读-德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德州日 时间:2024-10-11 11:16:29 查阅:58

【德州市政府第80次市政府常务会议】75年来德州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新”求“质”塑强优势

来源: 德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26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2544万元,轻重工业比例为87:13

●1978年发展到1369家,总产值达75576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近30倍

●199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5:37.4:26.1,第二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4.1%

●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5.2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27.37亿元,同比增长6.2%;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4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75年风雨兼程,德州始终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奋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正以千帆竞发之势,向“新”求“质”、奋楫笃行。

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5.2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27.37亿元,同比增长6.2%;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4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0个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0.6%。

夯基垒石工业实力显著增强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2544万元,轻重工业比例为87:13。彼时的德州地区仅有25家规模不大的工业企业。

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全市上下态度鲜明,工业经济逐渐起势,一批工业企业陆续兴建:1952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96家;1958年数量增至361家;1978年发展到1369家,总产值达75576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近30倍。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工业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199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5:37.4:26.1,第二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华鲁恒升、实华化工、通裕重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先后涌现,以纺织、化工、轻工、机械、建材为支柱产业的局面逐步形成。

21世纪前10年,我市按照“扩能、调整、优化、提高”的工作方针,狠抓市属企业改革发展,大力推进县域工业跨越升级。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4.1%。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德州市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20条意见》《德州市先进制造业强市“三三倍增”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四梁八柱”,工业经济逐步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发展呈现稳进提质的良好态势。“我们坚持把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主任’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优势产业巩固、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等工作,奋力书写‘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践答卷。”7月18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陈晓强介绍。

我市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2023年位居第62位。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增长面超八成。

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9月5日,德州蓝天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设备马力全开、有序生产。“我们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新上5套全球先进的自动气流纺纱设备,通过3万个磁悬浮马达,可以产出6到60支无接头高品质纱线。”公司副总经理田正坤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设备更新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十三五”以来,全市制造业步入了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阶段,发展方式也从追求规模、速度向高端、绿色、集群方向转变,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越走越宽。

据市工信局局长孙洪魁介绍,今年以来,聚力高端化发展,我市大力实施“千项技改、千企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43个,完成投资1150亿元,传统产业迸发勃勃生机。聚力绿色化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减钢铁、地炼、焦化等行业产能近1400万吨,为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空间。结合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9家、省级绿色工厂19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3家。聚力集群化发展,围绕产业禀赋和地域特色,集中优势资源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聚合力,全市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7个。

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培育新质生产力,我市在全省创新建立产业链推进机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7大主导产业,精心打造13条标志性产业链,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11位市级领导同志任链长,牵头谋划产业发展路径,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发展。

“我们优选了79家优质骨干企业担任产业链‘链主’,同时筛选219家关键企业重点培育,打造产业链‘强企方阵’。链长们带头调研企业、延链招引、走访洽谈,形成了产业链工作高位定调、高位推动、高位督办的工作机制。”市工信局综合科副科长李霞说,我市扎实推进“十链百群万企”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发展、强链支撑,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创新驱动构筑未来竞争优势

网联万物、数智赋能,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数字经济得以加速崛起。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我市下好先手棋,实施“千兆城市”提升行动以及“百城万站”深度覆盖和“百企千例”规模应用、城区千兆光网建设、农村网络升级建设等系列工程,目前累计建设5g基站1.2万个,改造网络低速终端40万部,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

算力是重要资源。位于陵城区的鲁北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已建设运行,该项目搭建视频监控、城市运行管理、无线感知城市、时空信息、电子政务云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六大基础平台,建设百种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全面推进存力、算力、运力一体化建设,未来将构建形成“鲁东烟台、鲁南枣庄、鲁北德州”的工业数据中心大格局。

“我们一手抓数字产业化提质跃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一号产业链’,倾力建设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120%;一手抓产业数字化赋能聚势,分行业召开数字化转型现场会、评选数字化转型标杆,建设‘5g+工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在全省率先应用工业‘用云量’指标体系,推动企业加快上云用数赋智。”孙洪魁表示,实华化工、立尊焊丝入选国家级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小森精工、泰山体育、迈特力重工、凯斯瑞装备4家企业入选省“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全市已培育省级“数字经济总部”5个、“晨星工厂”271家,德州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2023年位列第63位。

锚定绿色低碳高质量,我市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庆云县依托丰富的绿电资源和锂电基础两大优势,把锂钠电新能源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建设产业园区,推进产业发展。目前,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已招引项目25个,构建起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条。天衢新区积极探索地热能开发利用模式,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大力推广地热能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努力拓展地热能应用场景和市场模式,成功获批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陵城区、齐河县、临邑县、天衢新区等多地积极布局和引进氢能相关项目,推动氢能产业化、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加速挺进产业“新蓝海”。

“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主动在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定好位,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实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新篇章贡献工业力量。”孙洪魁表示。

□本报记者 王志冕 本报通讯员 李静 苗世彬

【关闭】【打印】

推荐阅读

关于《新兵检疫复查期拒服兵役处罚办法》起草说明2018-10-08 08:58:51

关于《新兵检疫复查期拒服兵役处罚办法》起草说明2018-10-08 08:58:51

关于《新兵检疫复查期拒服兵役处罚办法》起草说明2018-10-08 08:58:51

关于《新兵检疫复查期拒服兵役处罚办法》起草说明2018-10-08 08:58:51

关于《新兵检疫复查期拒服兵役处罚办法》起草说明2018-10-08 08:58:51

关于《新兵检疫复查期拒服兵役处罚办法》起草说明2018-10-08 08:58:51

阅读全文
园区招商找园商网-招商代理 招商执行 资源挖掘 资源对接
园区入驻 体验园商网招商服务
马上体验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立即咨询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