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攻略 -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改革创新 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改革创新 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 时间:2024-10-09 15:24:09 查阅:57

2022年,安徽省获批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省。试点以来,在自然资源部党组的精心指导,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围绕“一降两挂三提升”改革目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改革成效明显。试点工作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主要负责同志充分肯定。自然资源部主要负责同志在皖调研期间指出,试点工作组织推动有力度、探索创新有亮点、落地实施有成效,对全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主要进展与成效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健全完善“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激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加强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优先配置给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高的地区和项目。完善产业项目建设用地使用标准,细化容积率、建筑系数等控制指标并纳入合同管理。健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细化工业项目用地弹性年限出让规则。聚焦项目用地“一件事”,完善土地供应全过程管理,实现实时动态数字监管。建立“省辖市—县(区)—开发区”分级分类考核、评价制度,结果与年度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挂钩,实现奖优罚劣。

树立节约集约用地导向,精准配置计划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和管理等4个维度设置8项指标,创建土地效益评价体系,作为评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核算的主要依据。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精准配置给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高、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好项目。2023年,全省获批各类建设用地45.5万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8.9万亩,分别位居全国第4、第7位,长三角第1、第2位,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程包保”服务,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以重大建设项目不占、少占耕地为切入点,探索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把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在规划设计、选址选线、土地供应、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项目全生命周期,采取多部门会商、多方案比选、多效益权衡,通过优化选址选线、压缩路基宽度、降低路堤高度等措施,从源头上破解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占用耕地比重高的难题。新安江航道整治项目通过优化选址,少占耕地759亩,实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截至2023年底,全省耕地面积超过8345.18万亩,较上年增加约19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强化项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产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新体系。围绕产业项目“用地一件事”,推行“一码管地”“一码关联”机制,探索建设“悦企·土地汇”应用场景,实施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项目选址、土地供应、规划许可、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登记发证、项目达产等各阶段,强化供后监管和提升服务效能,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涉法涉诉土地处置,创立“健康体检+土地管家”等管理新模式,初步实现产业项目全程节约集约用地。2023年,全省单位 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同比下降5.5%,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6.56万亩、闲置土地8.42万亩,处置率分别高于部下达年度任务9.5和40个百分点。

加强“园区—单元—项目”一体化管理,打造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优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集中建设服务配套设施,促进共享共用,推动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园区空间节约高效。优化单元配置,强化规划条件管控,健全产业准入标准,探索产业用地混合供应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机制,加强土地立体空间利用,提高单元用地效益。强化项目集约用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行“标准地”供应,推行“用地清单制”,实施产业项目投入产出监管合同与土地出让合同“双合同”监管,健全工业用地多元化供应和分割转让,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工具,激励市场主体提高开发率和容积率,打造产业园区多尺度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2023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工业亩均税收同比分别提升4.6%、5.4%、6.0%。

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管理体制,构建多方协同的共同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新体制。工作专班实体化运行,17个省直部门和16个市协同联动,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小结、年度考核机制。建立“1+16+14”省、市、县(示范县)协作联动制度。加强府院、府检联动和行政司法、行政刑事衔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经营主体、行业商协会、媒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主要做法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综合改革试点,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并纳入省委改革年度重点任务。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细化分解8类40项60个颗粒化任务,逐项抓好落实落地。16个省辖市和14个部级节约集约示范县(区)均成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协同推进改革试点落实落地。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省本级先后开展专题调研41次,全面摸清各地各部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共同研究商定破解难题的方法路径。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赴江苏、浙江、重庆等地,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举措。各市、各部门广泛调研,制定“30个共性+n个探索性任务”落实方案,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依规,完善政策体系。为确保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省级已经出台政策40项,内容涵盖土地效益评价、考核评估等改革机制类8项,临时用地规模核定、采煤沉陷区土地征收等原始创新类9项,产业园区分类评价、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双合同”监管等集成创新类23项。各地各部门根据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既守牢底线,又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始终保障改革试点正确方向,平稳有序推进。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解难题。聚焦制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土地效益评价、低效用地盘活、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难点堵点问题,创新手法、步法、打法,着眼“小切口”,破解“大难题”,集成创新土地效益评价体系、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程包保服务、“园区—单元—项目”一体化管理以及“健康体检+土地管家”、工业项目“一码管地”、涉法涉诉土地处置等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并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红利,破解了一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难题。

坚持优化环境,加强宣传引导。拓宽宣传渠道,构建多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宣传推广工作机制。安徽省委组织部将综合改革纳入全省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专题,增强改革组织力、领导力。建立政策法规统一汇编、统一推送、统一培训等6项机制等,通过政策宣讲、学术研讨、新闻发布等方式并组织“报、网、微、屏”等全媒体报道,凝聚社会共识。2023年以来,编发改革试点工作简报26期,汇编政策合集3套、典型案例7册246个,供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

案例一

黄山市黄山区:试点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创新耕保举措

黄山市黄山区在发展用地日趋紧张、耕地保护日趋严格的压力下,积极探索保护耕地创新举措,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实施”原则,自2022年起开展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

政府主导,层层落实。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环保、财政等部门参与,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负责、乡镇实施、村组配合”的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机制;明确剥离责任主体和再利用责任主体,坚持“谁用地、谁剥离”“先剥后用、就近利用”“因地制宜,统筹利用”原则,严格耕作层剥离和利用标准。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自然资源部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剥离区域、利用区域和堆场设置,切实与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项目相结合,使土壤剥离和利用时间、空间对接,同步实施,优化表土运输距离,降低剥离利用成本,实现了“即拨即用、占优补优、耕地搬家”的目标。

探索模式,以点带面。探索“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保障耕作层剥离、运输、存储、维护、使用等成本。自然资源部门对全区即将供应或开工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摸底排查,选取了光电科技和农夫山泉项目作为耕作层剥离区、三口镇湘潭村内陆滩涂及坑塘水面开发复垦项目作为耕作层利用区。自然资源、农业、财政、国资等部门实地核实耕作层剥离标准,测算好再利用项目区造地土方量、所需土壤类型和覆盖厚度,就近设置存储点,科学调配土壤,最大程度节省资金及耗损。

经过1年多的先行先试,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23年底,完成三口镇湘潭村内陆滩涂及坑塘水面开发复垦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建成规模169亩,新增耕地163亩。2023年采用无人机植播方式种植水稻,首年种植亩产700公斤,达到熟田标准。通过典型示范,黄山区2023年还对迎客松大道76亩土地耕作层进行剥离,为下步在焦村镇范围内实施新增耕地和耕地恢复储备资源,2024年还计划对谭家桥镇200余亩土地耕作层进行剥离。

黄山市黄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复垦前后(案例一)

案例二

广德市:创新重点项目服务机制落实全过程节地

凤凰山水库工程系安徽省“十四五”重点水利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40.3平方千米,总库容1.44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供水和生态环境改善,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项目永久用地总面积15787.64亩,包括枢纽工程水库区和枢纽工程建设区2个部分。

项目前期选址论证阶段。项目单位拟定了上坝址和下坝址两个比选方案,其中:上坝址总面积1010.44亩,涉及耕地251.73亩、永久基本农田277.39亩;下坝址总面积834.34亩,涉及耕地201.46亩、永久基本农田245.77亩。当地考虑到项目实际用地情况,为减少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择下坝址作为最终方案,节省耕地约50亩。

水库运行水位线比选阶段。水库蓄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水库淹没和大坝工程量。为少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项目在保证灌溉和供水率的情况下,对比了48米、49米、50米水位线分别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为9600亩、1.03万亩、1.12万亩,最终选择最低蓄水位即48米,节省耕地约1570余亩。

水库工程施工方案比选阶段。在坝型选择方面,“黏土心墙砂壳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两种形式在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工期、征地移民和环境影响等方面优势相当,但由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方案占地面积更小,占用耕地以及永久基本农田也更少,最终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方案。

凤凰山水库工程项目通过项目前期选址论证、水库运行水位线比选、水库工程施工方案比选等方式,与最初方案对比,累计结余耕地约1600余亩。在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既能满足防洪效益,也能保证向“一地六县”、广德市开发区西区和誓节镇及其周边供水。

凤凰山水库(案例二)

案例三

马鞍山市博望区:打造“园区—单元—项目”节约集约层级传导模式

近年来,马鞍山市博望区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战略,以破解乡镇低效用地处置难题为切入点,按照“园区—单元—项目”的层级,梯度传导节约集约管控指标,破“旧”焕“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取得明显成效。

园区总统筹。编制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新型功能区(博望片区)战略规划,划定博望智能制造小镇、丹阳新经济小镇等两个产业集聚区,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对于集聚区外企业实行搬迁、腾退,累计腾退企业百余家、面积约1000亩,实现布局优化,规模释放。控制新增规模倒逼节约利用,一体化新型功能区总体规模约93~96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27.8平方千米,相较规划前土规指标仅增长2.2平方千米;控制开发强度推动集聚发展,规划开发强度仅为16%;统筹城乡资源推动存量转换,整体乡村拆除比例约25%,其中博望区拆除比例为30%。博望示范区产业+物流用地占比40%,居住+商业用地占比20%。构建“2+2+n”园区产业体系。精准设定准入产业,计划用5年时间,聚焦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两大产业,招引培育40个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产值规模达600亿元“两新”产业集群。

单元强共享。在园区规划开发强度和建设用地规模管控的前提下,博望区大力推动存量挖潜,着力实施“两项”共享,推动低效用地处置和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有机结合,把盘活的城乡空间资源更多地用于民生所需和实体经济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一是实施配套设施共享。构建“高地+基地”的圈层组团产业布局,按照2~5平方千米的有限规模划定基本单元,构建“单元(工业邻里中心)—邻里(邻里汇)”两级服务设施体系,将清理处置出来的低效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工业邻里中心。二是实施生产空间共享。加强对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管控,要求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原则上不低于1.5。博望区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产业园项目,首批10个小微产业园建成后可容纳300家企业入驻,节约1700亩土地。

项目更集约。基于容积率管控要求,博望区结合产业特点,探索重载工业多层厂房节地技术,推行“汽车上顶、机械上楼”节地工程。以美利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为例,通过采取“汽车上顶,机械上楼”节地模式,容积率达到2.27,实现了50%的节地规模,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带动2000人就业。

马鞍山市博望区科技孵化园(a区)、美利信项目效果图(案例三)

案例四

合肥市高新区:探索“健康体检+土地管家”管理模式助力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健康体检”是由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消防等部门依据工作职责,对企业可能存在未按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造成土地闲置和低效的情形进行监测监管;“土地管家”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律师、会计师、城乡规划师、土地评估师等专业力量,组建联合体服务团队,为闲置和低效用地全域治理工作提供项目论证、效益评价、产业支持、政策运用等服务,确保低效用地处置经得起法律、社会和历史检验。

某外企在合肥高新区取得80亩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未按约定完成建设,构成低效用地。高新区运用“健康体检+土地管家”管理模式,助力项目用地高效盘活。

“健康体检”把脉,强化“服务+监管”,提升企业经营水平。项目土地盘活过程中,合肥高新区统筹自然资源和规划等职能部门共计开展6次“健康体检”,发现5类问题。针对各类问题,合肥高新区协助企业查摆原因、制定相关方案,降低重大事故发生风险;针对1例应急管理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查处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土地管家”问诊,强化“服务+预警”,保障盘活依法合规。合肥高新区依托“土地管家”,在调查之初,围绕土地合同、投资协议,对企业开展充分尽调、对履约情况进行梳理、提示;在协商谈判过程中,对照省、市闲置和低效用地处置要求,提供法律、政策建议,协助制定“一地一策”。

目前,承接此块土地的光伏企业致力于打造和建设新能源逆变设备、检验检测设备产业集聚区,预计实现年产值16亿元,年亩均税收预计将超过合肥市项目准入要求近一倍。

合肥高新区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前后对比图(案例四)

案例五

芜湖市:坚持以用为先探索涉诉闲置土地处置

芜湖市府院联动破解涉法涉诉闲置土地处置难题,保障首位产业用地需求。芜湖市强化“府院联动”,形成处置合力,先后启动辽宁忠旺5宗、4307亩闲置土地的调查、认定、收回等程序。目前,已收回的闲置土地中挂牌成交1966亩。

府院联动推动司法权和行政区有效衔接。常态化府院协调对接,对涉法涉诉涉抵押的低效闲置土地,加强与法院、债权人或抵押权人沟通协调,创新涉法涉诉涉抵押低效闲置土地处置机制,从后端破解处置难题,既处理了司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又成功破解法院查封闲置土地处置难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出让金提存保障抵押权人和债权人合法权益。根据原规划设计条件对收回宗地重新进行公开出让,出让成交、竞得人付清土地出让金后,将重新出让获取的39184.62万元土地出让金全额提存至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账户,依据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依法依规处置,保障抵押权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既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也符合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需要的价值判断。

以用为先释放涉法涉诉闲置土地资源。按照“以用为先,保障相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在与法院、破产管理人和抵押权人多次沟通并取得理解的前提下,收回忠旺项目中1619亩土地重新出让,用于建设奇瑞三工厂,既释放存量土地经济效益,又保障首位产业用地需求。

芜湖市忠旺项目闲置土地处置前后(案例五)

案例六

淮北市: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城市“伤疤”变亮点

绿金湖总面积3.61万亩,位于淮北市生态走廊带枢纽位置。治理前为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煤矿、杨庄煤矿采煤沉陷区,最深处达六七米,土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经自然资源部、财政部批准,2016年4月启动绿金湖项目生态修复项目,目前已形成可利用土地2.45万亩,可利用水域1.16万亩,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是全国地级市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该湖正逐渐打造成为集生态修复、科学研究、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业居住为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在2021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绿金湖生态修复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发布。

绿金湖治理项目形成可利用土地约2.45万亩,其中沿湖周边可出让建设用地约8000亩,土地潜在价值约300亿~500亿元。治理后的绿金湖已转型升级为生态旅游、创意文化、教育科技等现代发展新区。区域商住地价从治理前的80万~150万元/亩上升到治理后的300万~500万元/亩,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外溢。治理后形成的连片湖面达1.16万亩,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成为大面积连片生态水域,对涵养水源、改善气候大有裨益。

该项目从设计阶段就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湿地保护规划等有机融会贯通,做到整体设计、统一部署、一体施工,保障了项目区土地和水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综合利用。绿金湖治理项目总资金需求22.25亿元,而国家财政支持资金仅有2亿元,缺口巨大。为解决治理资金难题,淮北市创新采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模式推进项目融资,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注重分类施策,统筹借鉴并用好淮北市前期形成的采煤沉陷区治理经验,着力破解沉陷深浅不一、时间不一、模式不一等修复难题;在科学预测沉陷区最终下沉量的基础上,对未稳沉区进行预先堆土填高,待沉陷后达到设计标高,缩短治理周期,也节约了治理资金。严格保护耕地,在项目实施中对耕作层优质土壤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对回填区进行表土覆盖,确保治理区土地质量不下降。

整治后的淮北市绿金湖(案例六)

案例七

滁州市:实行“先租后让”助力制造产业提质增效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于2003年上市,专业从事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2022年9月,滁州市全椒县人民政府与该公司签订《年产1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切片及10gw光伏组件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103亿元。

全椒县大力开展低效闲置用地盘活,推进“标准地”改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改革创新供地模式,全面提升亩均效益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在项目用地保障、闲置低效用地盘活、亩均效益提升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以来,全椒县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促使项目快开工、早开工、早生效,不断提高单位建设用地承载经济发展的效益水平。

项目签约后,为缩短项目成长周期,使企业早日达产,全椒县从统筹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出发,对项目用地采用“先租后让”方式供地,由全椒全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按程序拿地,并按项目规划组织方案编制、建设,建成后交由亿晶光电科技股份公司在全椒设立的滁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并设置5年租赁期限,其中前2年为租赁宽限期,企业可以享受政府关于项目投资租金减免有关优惠政策;后3年租赁期限内,由企业按约定方式逐步支付项目建设回购资金及相关费用。

全椒县在践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制度过程中,通过供地方式的改革创新,使项目从签约到设备进驻调试仅用时7个月,再次为“滁州速度”注入新的活力。2023年1月,在完成项目首期用地动迁、场地平整、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后,组织项目用地挂牌出让,由全椒全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竞得该项目一期用地,亿晶光电科技公司2023年4月组织设备进场安装,2023年7月开始量产,亩均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到30万元以上。

滁州市亿晶光电项目现状(案例七)

案例八

马鞍山市:持续深化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2023年9月,马鞍山市入列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43个试点市后,积极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牵头起草了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实施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印发,并报自然资源部、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备案。

建立低效认定体系,摸清全域资源底数。印发《马鞍山市低效用地识别认定标准指导意见(试行)》,建立了“1+5+3”识别认定体系,设置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设立空间维度、产业维度、发展维度等30项识别认定指标。加快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形成市级低效用地资源数据库3.25万亩,指导上报了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155个、共9676亩。

制定综合政策工具箱,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出台《规范国有建设用地分宗合宗管理相关政策》《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有关土地措施》,聚焦分宗转让、整合开发、用途合理转换、容积率提升等情形,逐项细化制定综合政策工具箱。联合发改、工信、住建、司法等部门,统筹运用经济、行政、法律、金融等政策措施,采取帮扶提升、政府收储、倒逼整治等模式,推动低效工业企业规范升级和提质增效。

科学划定再开发单元,打造盘活利用新样板。科学划定低效用地再开发单元48个,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工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生态修复等4种再开发导向,围绕“成片盘活、共同参与、持续收益”3点突破目标,谋划雨山湖湖西—湖北单元、金家庄智造单元、向山 eod和锁库村“五统五促”4类样板单元。通过综合开发重塑空间品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整体提升。

探索多方式处置路径,保障产业转型新空间。结合马鞍山市4类资源特点,探索创新“园区—单元—项目”、合作开发或分宗转让、存量用地开发容积率奖励等10条盘活低效用地自开发路径。用空间焕新引领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技改扩能、提容增效,保障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空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能。

马鞍山市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案例八)

案例九

六安市:规范有序推进“农地入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3年10月24日,金寨花间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131.2万元竞得金寨县梅山镇船冲村1宗6.55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金寨花间堂精品民宿酒店项目建设。该宗地全部为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地性质为商服用地,出让年限为40年。

该地块严格按照金寨县《金寨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暂行规定》等6个文件规定进行入市,先后经历3个阶段。

入市准备阶段:金寨县在2016~2019年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期间,已完成了全县村庄规划编制,此次入市的6.55亩地块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按照规定,该地块已完成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土地为梅山镇船冲村集体所有,使用权人为梅山镇船冲村村民委员会。

挂牌出让阶段:金寨县城乡规划服务中心提出了该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主要指标。经专业估价机构评估,该地块入市评估价为127.05万元。船冲村民委员会编制了入市初步方案。2023年9月5日,船冲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入市决议后在村委公开栏进行公示。2023年9月13日,船冲村委会将入市方案上报金寨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查。2023年9月22日,入市方案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并在县政府、皖西日报等媒体发布出让公告。

成交实施阶段:2023年10月24日,金寨花间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竞得该宗地块。2023年11月6日,签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监管协议》。2023年11月15日完成不动产权登记,12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提供本村就业岗位约40个,带动村民年均增加收入约168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52.97万元,群众直接分配收入9.35万元。

六安市金寨项目(案例九)

阅读全文
园区招商找园商网-招商代理 招商执行 资源挖掘 资源对接
园区入驻 体验园商网招商服务
马上体验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立即咨询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