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深化产业体系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

深化产业体系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

来源:www.xiangyang.gov.cn 时间:2024-10-11 11:59:00 查阅:67

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旭晖 摄

9月26日,我市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深化产业体系改革),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数据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以赴推进产业高端化、技术智能化、路径绿色化,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我市将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举,以空前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打出系列“组合拳”,全市农业产业化破题开篇、成效明显。

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我市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以实绩实效赋能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848亿元,占全市gdp的32%,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308亿元,占全市gdp的5.3%,我市连续四年被评为数字经济百强城市。

市经信局: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9月26日我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高详细介绍了我市深化产业体系改革的总体情况。

加快产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制定《襄阳市统筹推进六大重点产业链工作机制》和《襄阳市统筹推进六大重点产业链考核方案》,调整优化链长及各部门职能,以“四大家”领导为产业链链长,领衔推进各重点产业链式发展,同时强化考核激励,统筹推进“六个一”工作机制落实落地。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印发《关于推动襄阳市重点产业链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襄阳市巩固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等文件,以链式思维推动全市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升级;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重点发展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成功创建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9个、绿色制造试点示范42个;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借助创建全省唯一、全国七个之一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加快供应链平台建设。目前,汽车产业正构建新能源商用车供应链体系,并深化与长江汽车供应链平台的合作,推动链上企业融入长江汽车供应链、湖北车百链等平台;纺织服装产业已成立襄阳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实现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全部上链;磷化工产业正加快组建襄阳磷化集团,组建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接全省“51020”产业集群,明确我市重点发展的“144”产业集群。探索建立集群发展促进机制,联合武汉、十堰、随州申报的“武襄十随”汽车集群获评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谷城再生钢铁产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新区汽车整车(含新能源)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等11个集群获评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正联合荆门、宜昌、十堰联合申报“荆襄宜十”国家级绿色循环电池先进制造业集群。

市农业农村局:聚焦重点产业链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建立市级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财政每年安排5千万元专项资金、一条重点产业链由一个金融链长单位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在9月26日我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海洋介绍,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定在千亿元以上,在全市“6+2”重点产业体系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汽车产业。

聚焦重点产业链,推动优势产业聚链成群。我市重点打造粮食、生猪、茶叶等十条重点农业产业链,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全市已建成生猪、稻米、食用菌3个优势产业集群,8个农业产业强镇,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呐博精酿啤酒产业园、玉湖冷链物流等一批投资过50亿元项目相继签约落户,云上牧歌、盼盼食品等重大项目先后建成投产。精心打造“襄飘天下”品牌矩阵,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坚持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加强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着力培优扶强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144家、28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54家,均创历史新高。龙头企业吸纳从业人员超8万人,带动农户66万户,带动农民增收70亿元,在保供给、保民生、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引导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积极推动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完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农产品就地加工和转化增值。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农业功能,延长产业链条。全市累计培育1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国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成1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1个“一村一品”专业乡镇、358个专业村。

市数据局: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9月26日下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筝介绍了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市数据局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实融合,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以实绩实效赋能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底座。我市统筹谋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高速泛在、云网融合、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试点建设,打造数据统一管理、系统统一融合、服务统一发布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汇聚各类基础数据1594万条,汇聚图层590个,基本完成市县一体化扩面建设任务,建筑物构筑物白模上图全部完成,全市治理上图“一标三实”数据任务完成率达99.5%。

同时,我市持续拓展数实融合深度广度,推动四化同步发展。聚焦主导产业,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和标杆应用场景。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力推动“北斗+智慧农业”模式应用推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9%。以电子商务为抓手,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网约车、网上外卖、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此外,我市还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进制度建设,制定印发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为数据分级分类、首席数据官试点、公共数据开放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数据汇聚,编制发布数据资源目录3200余项,回落国垂、省垂系统数据700项,实施共性应用统建统管、统一部署,为公共数据集中汇聚奠定了坚实基础。探索推动数据资产入表,以基础较好的医疗健康数据以及车联网和智慧停车数据为切入口,以地方国有平台公司为载体,以商保核赔、智能导航增强服务、城市规划应用为场景,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及开发利用试点工作。

来源:襄阳日报 刘倩 周红南 朱科责任编辑:刘红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本页我要收藏关闭本页

阅读全文
园区招商找园商网-招商代理 招商执行 资源挖掘 资源对接
园区入驻 体验园商网招商服务
马上体验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大数据招商新模式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专业招商对接落地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重大商机及时推荐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线上线下精准对接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智慧系统全网推广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精准流量海量资源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专业客服全天服务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政府推荐信誉保证

立即咨询
取消 确认